洞庭之浩淼携四水之灵秀,衡越之高阔拥湘西之诡异;有巫鬼之凄美,楚骚之浪漫。湖南,出土了中国最早的三幅帛画,马王堆漆器盛载着汉代的雄浑,岳麓书院的古松见证过湘人的“学达性天”——湘楚之地的湖南有着“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气象与怀抱。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的湖南,其艺术之自由活泼的精神,无拘无束的想象,超越模拟的造型手法,惊采艳艳的色彩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而这些特点与精神在今天看来,是更易通向现代。
朱训德《瑞雪》 绢本设色 120×80cm 1990年
楚美术这种上天入地,游目骋怀的审美观照方式及其所体现的发扬琸厉的文化精神,显然是与千古以来被誉为“奇文郁起”的《楚辞》文学相一致的。欣赏楚国的艺术品,有时确能让我们产生一种有如庄子所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超脱感。楚艺术所体现的这种崇尚生命的活力与运动,强烈向往着自由的文化精神,是在后世的中国文化中又相对被压抑又需弘扬的一种精神。
朱训德《洞庭吟》 纸本设色 270×360cm 1993年
而自九十年代下半叶开始,朱训德先生的艺术创作就是内化着这样一种精神与创作理想。结构由简约而入繁复,线的走势宛如飞舞的凤鸟,劲健古拙。色彩吸收了马王堆帛画的精髓由单纯而入深沉,由清爽化为浓丽,画面效果守靜而趋于动。如作品《洞庭吟》《山月无声》都能从静穆的空间中生发出极具活力的“荡漾”,点线纵横,光影闪烁。画家尝试着种种表现手法,如作品《朝天辣》那原本再普通不过的湘西辣椒在画家笔下犹如梵高油画笔触的狂疾驰且有节律,使画面富有强烈的音乐感和表现性,诚然东山魁夷画境的神秘与博大,陈老莲人物造型的高古迂拙、奇骇隽永,都被他内化于自己的笔下。近年来绘画对象都不再限于表达眼睛所见之具体,突破“浪漫”外化表征,追求个性和自由的本真,画面介于意象与抽象之间而是表达一种精神、一种诗意的空间和情怀。就是在借鉴古今中外伟大艺术时也是持兼收并蓄的态度,以充实、锤炼出自己的绘画语言,更单纯、更广阔、更苍茫。
朱训德《朝天辣》 纸本设色 200×300cm 1992年
在湖湘文化的文化精神特质背景下,细品先生的艺术作品与诗文除了流淌着“楚风”的血液再就是“湘学”的积淀,从朱训德先生家往北走10里是毛泽东的故里,如往东走30余里便是白石老人的杏子铺星斗塘,要往南走20多里则是曾文正公的富厚堂,应该说这些为世人所敬重的乡贤的伟大人格风范,“学达性天”的思想境界,独立自由的艺术精神自小就浸润着他,让他能始终生活在一个富于灵思的诗化的文化时空里。且生命中有得一种“剑胆琴心”式的张力:剑指灵魂,气吞山河;抚琴相月,怀古萧散,先生对于自然人文的一种心态,会成于迎看山蠹清风和云气深得感悟些什么的时候,又渴望把此刻的生命体验转化为画作的时候,其艺术呈现出一种萧散之美,一种轻松的美、疏朗的美、散淡的美,所谓“若便风神萧散,下笔便当过人”,萧散的心境可释放出无穷的创造力,而非斤斤于法度者所能梦见。“沈潜于怀抱之间,萧散于天人之际”,放旷高蹈,自在风行,追求散漫的趣味,更是安顿被压抑的灵魂;中国美学并不重视用审美眼光去认识外在的美,而强调内在生命的和融,崇尚的就是这萧散的内在生命的体验,审美活动就是超越有限人生,而达致生命的永恒;再品其画作每每有倾诉的意味,有淡淡的忧伤在,表达了大自然美妙的诗意和生命的律动不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及亲和中的疏离。它构成先生作品基调的又一个方面,即有着凝重沉郁,涌动飞扬的苍茫之境。
朱训德《中国年·过小年》中国画145×180cm2009年
朱训德先生并不是在一味求奇、求新、求变,而是主张“融唐韵,超宋理,展元格”,在马王堆帛画和敦煌壁画的伟大作品感染下,奥运之年后潜心创作了《中国年》系列,他通过对新材料、古法颜料的研究应用,对楚艺术的重新解构,将传统人文情愫、自由精神与时代内容的结合融入绘画,关注民间艺术的形式和题材内容,将其融入在自己的风格图式中,把湖南重彩工笔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探索领域。在这系列作品中,如作品《中国年·舞》,先生强化并融合“线”与“彩”的力量,直接以色造线,从而刻画出粗犷飘逸的造型。借鉴楚汉墓室壁画和漆器的特征,运用丰富的现代肌理和质地粗糙的画底形成深厚、厚重的画面质感,书写出一种凝重而深远、恢宏而磅礴的美。传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审美渗入其作品,成为了个性情感的生命符号表达,为当代工笔画,转型和探索带来了新的方向。
朱训德《中国年·舞》 中国画 180×145cm 2009年
朱训德教授一直以来都为着湖南美术事业执着奋斗;主持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作其间也一直围绕着“如何让这所学院更放光彩”这一历史命题,思考着,无私给予着,生命里的这种情感决定着他“艺术意志”自然而然地选择承载着儒家的“家国情怀”,肩负着一个文化人的使命。如作品《读唐诗》,巧妙地将家风的传承浓缩在典型人物的典型场景之中,对于近代湖南“儒家践行者”典范的曾文正公的描绘是深入内心的,不见叱咤朝堂,却得闲庭信步之中“修身,齐家”。他用艺术创作的方式解读出了历史人物的另一面,仿佛也是作者的人格理想与人生方向,更有呼吸感,厚重感。朱先生一直认为作为画家是幸运的。当一种艺术语言,一件作品,能把时代的文化的感受浓缩在自己画面上,作品的表达过程实质是思索的过滤过程,积蓄着作者强烈的情怀和文化艺术修养。画家的作品都是从思想中“长”出来的,化作一种气象,凝化为艺术的永恒。
朱训德《读唐诗》中国画100×320cm(请横屏观看)
朱训德先生的绘画从不滞于时尚的简单观念,而是把宏观的文化精神与自我心意融会贯通,从有限中看出无限。他怀揣着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这颗赤子之心,“不遗是非”中超越,面对世俗是非而“忘己”,随物而化,遵循着自由心灵对时代、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
(文/彭杨)
朱训德作品欣赏
(来源:微水墨艺术)
画家简介
朱训德, 著名中国画家。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政府文化艺术咨询专家,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提起贾岛,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苦吟,“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他的炼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苏轼对其的评价“郊寒岛瘦”,诗境寒痩窘迫。
贾岛一生以诗歌为生命,“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他不喜平庸,偏爱探寻为人所不注意的幽僻之地,喜以生涩的语句刻画清冷幽寂的诗境,“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皆是个中代表。
贾岛 图片源自网络 如侵删
然而千年之后,其最广为流传的,却是一首言语平常、诗境开阔的小诗——《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早年为僧,后虽被韩愈劝而还俗应举,却是二十余年无缘得第,生活也常常贫困凄苦,这使得他的诗歌中大多萦绕着哀愁悲苦的情绪。
但他隐士情结贯穿于思想之中,写了不少关注僧侣生活情态的诗歌,成为其作品中的一股清流,这也算是他在愁苦生活的一种寄托吧。
这首写隐者生活与情趣的小诗,题目即揭示主题:前往寻找隐者,隐者却不在家。在此诗中,不见他其悲愁,但觉自然与超脱。
松下问童子 图片源自网络 如侵删
诗歌前两句取境于青松之下相对而立的诗人与小童,诗人询问隐者去向,童子对答,师父采药而去。
后两句画面一转,从青松之下问答的二人身上瞬时拉远,将镜头定格于苍翠青山,白云深深。尾句五字“云深不知处 ”,实在美妙,苍茫之境中,隐士出尘脱俗的形象、隐士生活的自由超脱、无所拘束从中而出。
而直耸如云的青山、朦胧云雾的缭绕之外,还有广阔的天地,此句如画中之留白,引人遐思。诗从小境写起,收于无穷尽的缥缈之境,境界高远,开阔超脱。
云深不知处
而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再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禅意与哲理。
世间万事万物,很多时候我们所执著追寻的,不过是一个结果。如果结果不如人意,那心下难免伤心失落。贾岛寻隐者,想要的结果是寻到,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不遇”。
由此,我们也不由会想起雪夜访戴的王子猷,因为突然兴起,想见戴逵,便乘着雪夜连夜坐小船来到其家门前,却不进门便又转身返回,他说“乘兴而往,兴尽而返”。
还有那个在青年时期访戴天山道士的李白,结果同样是不遇,他最后写“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虽言“愁”,却也未必愁到哪里去。
白云与青松
你看,很多事情,努力地追寻,其实未必会有一个所期待的结果收尾,但那又如何呢?
贾岛一生执著于炼字与苦吟,然而千年之后,其最广为流传、为人所喜爱的,却大多不是他那些苦心经营、诗境幽僻的作品,而是这语言上丝毫不事雕琢的小诗。
这多少与寻隐者而不遇的结果有些类似。
很多时候,求什么不一定能够得到什么,但有这千般努力、万般追寻的过程,不也就够了吗?
苦寻而不得,便回头想想这“云深不知处”。
仲夏已至,万物繁茂。
文旅中国特别企划《万里边疆行》,一期一城,与您线上“云”游览中国边疆九个省区的特色边境城市,探寻这些边境城市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
《天堂》
蓝蓝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
绿绿的草原 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 洁白的羊群
还有你姑娘 这是我的家
由蒙古族男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展现出来的草原,雄浑、博大、豪迈,引得无数人向往。
草原是他的根,家是他的天堂。
而这处让无数人触动的“天堂”,就在物阜民丰、辽阔苍茫的内蒙古。
内蒙古 苍茫之境在北疆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首府呼和浩特,内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省区相邻,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沿4200公里边境线分布着19个边境旗(市)。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
兴安盟: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
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内蒙古边境旗(市)的风景名胜
也可谓美轮美奂 各具特色
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呼和诺尔、巴彦呼硕等景区,可以欣赏摔跤、射箭、奏蒙古乐、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除了草原,还有室韦小镇、满洲里等地的俄罗斯风情可以体验。
兴安盟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境内,地处大兴安岭西南麓,森林覆盖率达80%。
同时该公园拥有火山熔岩台地,功能型矿(温)泉群、原始森林、高山湿地、河流湖泊、峡谷奇峰等地质资源。
锡林郭勒盟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始建于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
元上都遗址主要由宫城、皇城、外城、关厢、寺庙、墓群、水利工程等遗存组成,以宫殿为中心,呈分层、放射状分布,既有土木为主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的产物、古代城市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突出代表。
乌兰察布市
苏木山
苏木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城关镇南45公里处,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
苏木山之雄奇在于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的山岩巨石。苏木山之幽深在于山水林木,纷繁花草,飞禽走兽相依相附,浑然一体,隔世而立。整个风景区以人工栽植的7.5万亩松林为主色调,花松翠杉尽染群山,自成一景,以其坚毅不拔之态,蔽日遮阴之神,足显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力。
包头市
南海湿地景区
南海湿地景区位于内蒙古包头城区东南侧,黄河之滨。北有青山朦胧辉映,南有黄河玉带环绕,风景独秀,集旅游观光、生态休闲、科普宣传于一体。
这里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既具有塞外浑厚、粗犷的特点,又有江南水乡的妩媚灵气,享有“塞外西湖”的美称。
巴彦淖尔市
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
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也是全市开放性湿地旅游区、国家级龙舟赛赛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景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几千年来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和移民文化在河套地区聚集、融合、传承、积淀的历程,充分展现了河套文化兼容并蓄的独特魅力。
阿拉善盟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是世界闻名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以沙漠地质遗迹为主体,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
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具有完整性、典型性、唯一性的特点和极高的美学与科学研究价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以沙漠、戈壁为主的地质景观,保存了中国西北地区风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典型地质遗迹,融沙漠、戈壁、花岗岩风蚀地貌以及古生物化石于一体,系统而完整地展示了风力地质作用过程。
碧草毡房牛羊壮
天边草原美如画
在内蒙古,苍鹰在天穹中寻望,黑色的骏马在肆意飞奔,平顶山下成群的牛羊,还有悠扬的牧歌,夜夜伴着牧民进入梦乡。
大森林、大草原、大河湖、大湿地、大沙漠,这些祖国北疆内蒙古的亮丽风景线,是否让你想来一场内蒙边疆行?
(图片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杨子思
责编:李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