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 月 18 日消息,今日,腾讯 Nintendo Switch 官方表示,由日本小学馆开发的系列学习工具《哆啦 A 梦 大雄的数字大冒险》《哆啦 A 梦 大雄与小仙子的英语冒险》《哆啦 A 梦 英数乐学套装》现已正式发售。
其中,《哆啦 A 梦 大雄的数字大冒险》是一款可以让使用者快乐学习基础数学的学习工具,包括基础的识数练习与加减乘除算法,拥有 9 种不同的互动学习形式,定价 65 元。
IT之家了解到,在《哆啦 A 梦 大雄与小仙子的英语冒险》中,英语的学习以“冒险”形式展开,包括收集“王子的珍藏品”、扫清飞机航路上的障碍,让使用者经历从字母练习到单词接龙的英语学习过程,定价 65 元。
《哆啦 A 梦 英数乐学套装》则内含《哆啦 A 梦 大雄的数字大冒险》与《哆啦 A 梦 大雄与小仙子的英语冒险》2 款工具,套装定价 109 元。
文 |黎梦旅人
编辑 | 黎梦旅人
«——【·前言·】——»
《哆啦 A梦》及其各类改编作品不仅在亚洲地区深受欢迎,在全球范围内也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力。
其中,主要改编自漫画原作“大长篇”系列的《哆啦 A梦》,动画电影(剧场版) 自1980 年起基本保持着每年一部的更新频率。
截至 2021 年年底,《哆啦 A梦》剧场版在院线上映已突破 40 部, 时间跨度也已超过四十载,可见该系列的经久不衰。
«——【·“日常性”和“非日常性”的平衡·】——»
1996 年,作者因病去世,此后的《哆啦 A梦》剧场版,就失去了“大长篇”漫画原案这一重要的改编依据。
新世纪以来,观众对原创《哆啦 A梦》剧场版的评价褒贬不一,制作团队也在原创的同时开启了对原有剧场版的重制作业。
如何在系列作品不断衍生发展的当下,保留住漫画原作的精华,这无疑是所有接手《咚啦 A梦》剧场版制作的团队所面临的难题。
《哆啦 A 梦》系列漫画,是以“乱入进日常性里的非日常性”的有趣性为目标而描绘的。
其中“日常性”和“非日常性”之间的平衡关系至关重要。
无论是创作短篇漫画还是连载“大长篇”,作者始终维护着大雄等人所在小镇的日常生活,并对哆啦 A 梦及其神奇道具的作用多加限制。
在短篇漫画中,每一回的情节总是围绕着大雄和朋友们生活中的小问题、小事情展开,之后由哆啦 A梦引入新颖的道具来试着作为题解,最后再度回归日常。
除主人公一行之外,各篇漫画之间的情节彼此独立、互不联系,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单元剧” 风貌。
同样的原则也被作者应用到了“大长篇”,漫画的情节建构和系列组成中,不过,在进行“大长篇”创作时,对“日常性”和“非日常性”之间平衡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大长篇”中“非日常性”的成分往往过于浓烈,无论是在宇宙空间中与外星人交战,还是借助时光机重回恐龙时代,大雄等人所展开的总是富有传奇色彩的超时空大冒险。
如果不能小心翼翼地对这种巨大的“非日常性”进行限制,而是任由它盖过原有的小镇日常生活,那么它很可能就会演变成一种新的“日常性”。
从而失去其原有的吸引力,而哆啦 A 梦从口袋中掏出的神奇道具,也会变得不再神奇。
如果说“大长篇中的“非日常性”指的主要是,在科幻背景下的传奇大冒险,其范畴通过人对离奇事物的本能认知较易把握的话。
那么作为它“乱入”对象的“日常性”反倒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其中的微妙之处往往过于平常,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忽视。
在此试举两个例子,比如参与冒险的主人公们,包括大雄、静香、胖虎、小夫,在人物设定上都还只是五年级的小学生。
而哆啦 A 梦也只是未来负责育儿的猫型机器人。
这样的主人公一行不可能像骑士传奇中,理想的英雄那样事事果敢、充满机智,他们只能通过性格互补和彼此依靠才能共渡难关。
在充斥着“非日常性”的大冒险中,本该在学校上课的主人公们,自身就是“日常性”的体现。
反过来看,正是由于这些孩子的天真烂漫和奇思妙想,许多大冒险才能够展开并顺利收尾。
又如,虽然在大多数时间里“大长篇”的冒险故事,与主人公们的小镇日常生活有着微薄的联系。
但冒险故事发端于小镇,而且随着情节发展会波及小镇生活。
无论是为了阻止魔界星降临地球 (《哆啦 A 梦: 大雄的魔界大冒险》),还是为了对抗计划奴役人类的铁人兵团 (《哆啦 A 梦:大雄与铁人兵团》),就漫画的具体描绘而言,大雄和哆啦 A 梦一行所守护的世界首先就是他们生活的小镇。
小镇的日常生活既是展开所有离奇冒险的由头,也是结束冒险后众人的归宿。
它无疑是《哆啦 A 梦》中“日常性”的象征,是凸显“非日常性”的必要参照。
藤子·F.不二雄,亲自参与创作的“大长篇”漫画共有 17 部。
以它们为底本进行改编的动画电影,构成了《哆啦 A梦》系列剧场版的基石。
由于在叙事上有漫画原案可依循,再加上当时导演芝山努与作者之间的密切沟通,这些剧场版在“日常性”和“非日常性”的转换,和平衡把控上始终维持着较高水准。
如果说制作团队的任务只是对这些原有剧场版进行重制,那么或许只需要大体上的“依葫芦画瓢”就能取得差强人意的成绩。
甚至博得“忠实”的美名,但对于原创剧场版的负责人员来说,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他们首先必须要深入理解原作者的创作原则。
在这方面2019 年的原创剧场版《哆啦 A 梦:大雄的月球探险记》值得肯定。
一方面,影片以大雄坚信月球上存在兔子,拉开了故事的序幕,最终又凭借静香和野比免的想象力,逆转击败了统治辉夜星的破坏性人工智能迪阿布罗。
正是由于主人公一行的童真和想象,才催生并完成了这样的大冒险。
这无疑是“日常性”与“非日常性”联结的一个范例,另一方面,从开头为了“证实”月兔的存在而引入道具一一异说俱乐部徽章。
而到片尾众人摘下徽章与露卡等人告别,首尾情节形成闭环,将众人在月球和辉夜星的奇异探险收束在内,并与日常生活相区分,这又是“乱入进日常性里的非日常性”而乱入的“非日常性”终究难以久留。
«——【·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深度挖掘·】——»
由于其“单元剧”式的创作风格和各种科学幻想,《哆啦 A 梦》系列漫画的题材似乎无所不包。
这种现象在“大长篇”和由它衍生的剧场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成为系列剧场版,不断发展的一大优势。
《哆啦 A梦:大雄的恐龙》《哆啦 A梦:大雄的魔界大冒险》《哆啦 A梦: 大雄与白金迷宫》仅从这些标题,就不难看出剧场版涉及题材之繁多。
不过,无论题材如何变化,主人公一行却始终如一。
因此,对各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度挖掘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哆啦 A 梦: 大雄的金银岛》《哆啦 A梦:大雄的新恐龙》的导演今井一晓所说,哆啦 A 梦、大雄、小夫、静香、胖虎等五个角色。
只要他们登场并且不改变个性和关系的话,这就是一部《哆啦 A 梦》。
只要跟上时代变迁的脚步,依旧能维持《哆啦 A梦》的主旨。
要对主人公一行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度挖掘,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他们在漫画原作中的基本特征和复杂性。
同时也意味着要理解他们在短篇漫画和“大长篇”之间,所表现出的“形象差异”及其缘由。
例如即便是惯常以“孩子王”身份在同龄人群中横行霸道、对同学动不动就大打出手的胖虎也有他的另一面。
他也是对妹妹温柔的好哥哥,是害怕被妈妈教训的小孩子,是遇见了喜欢的女孩子连打招呼都会害羞的大男孩儿,而在“大长篇”和剧场版中更是多次大放异彩,表现出勇敢可靠的一面。
如果说在早期的《哆啦 A梦》漫画中,由于短篇漫画的设定不够完善等原因,包括胖虎在内的主人公形象都或多或少有些单一化,像是 E.M.福斯特所说的“扁平人物”的话,随着长年的漫画连载和“大长篇”系列的不断发展。
主人公一行所经历的各种事件,让他们有了更多表现自己性格侧面的机会,他们的形象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并且在整个《哆啦 A 梦》系列作品中呈现出复杂统一的面貌。
仍以胖虎为例,虽然不少人认为短篇漫画和“大长篇”,系列中的胖虎形象存在明显的割裂。
以至于“剧场版胖虎”的说法至今广为流传(当然更多是调侃),但如果细心阅读漫画原作便会发现,讲义气有担当、英勇善战的胖虎不仅存在于“大长篇”和剧场版中,而且也在短篇漫画中出现(如《给哆啦 A 梦放假》《意志坚强石》。
不过受限于篇幅和单篇漫画的主题,这样的性格侧面往往处于被遮蔽的状态。
多次担任《哆啦 A 梦》动画导演的本多敏行就认为,剧场版做了平时在系列剧里不做的故事内容。
比如在人设或其他方面也会有些更深的挖掘或微小的变化,就像平时不好的某个家伙其实也会有好的一面。
可见所谓的“剧场版胖虎”其实是短篇漫画中,胖虎形象的自然延伸和深入挖掘。
或者说,只有在非日常性占据主导的大冒险中,在种种危急存亡的关头,胖虎这一人物的闪光点才更容易凸显出来,为人所见。
这同样也适用于解释在短篇漫画中,总是难以充分表现自身积极一面的大雄和小夫。
只有在充分认识到主人公一行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之后,对主题的探讨才有价值和意义,因为无论是什么主题所统摄下的冒险。
最终都要交由大雄、哆啦 A梦、静香、胖虎、小夫等主人公来经历,只有在他们的性情流露和相互关系中,各种冒险的真义才会自然地浮现。
也只有从这些天真单纯的孩童视角出发,人性的各种美好和污浊才会同时被放大出来,展露无余 。
正是在此基础上,藤子·不二雄实现了对《哆啦 A 梦》系列作品主题的深度挖掘,在或搞笑或戏拟的表现手法背后,他笔下“大长篇”系列的主题总是高度严肃而经久不衰的。
例如,在《哆啦 A 梦: 大雄的宇宙小战争》中,通过军事政变推翻民选大总统的独裁将军虽然最终被众人借助道具合力击败。
但他的形象却无法不让人联想到,现实世界中那些臭名昭著的独裁者,这样的情节也无法不让人设想如果没有哆啦 A 梦该如何击败他。
在《哆啦 A梦: 大雄的创世日记》中,作者借大雄完成假期作业的创世之举来模拟、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不仅讽刺了人类进化之路上暴露出的种种劣根性,还尝试探讨了两种高度发达的异质文明碰撞后的出路。
环保、反战、反独裁、反殖民、友情、异化,无论《哆啦A 梦》剧场版的主题如何变化,导演和编剧们都力图继承“大长篇”原作中深入浅出的艺术表现原则。
在孩子们的视角下探讨深远的主题,这正是《哆啦 A 梦》系列剧场版,一直以来能够吸引各个年龄群体的重要原因。
《哆啦 A梦: 大雄的宇宙小战争 2021》的编剧佐藤大在访谈中表示,重新拜读原作时,我曾以为吉鲁摩尔这种独裁者已经是过去的产物,但如今放眼世界,如同毕利卡星一般的事件仍在不断上演。
«——【·结语·】——»
可见,即便是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哆啦 A 梦》“大长篇”系列的主题仍有探讨的必要,甚至可以说其中很多问题都是人类不得不去面对的永恒议题。
无论是重制原有的剧场版还是进行原创,只要还挂着“哆啦 A梦”的名字,那么原作者一以贯之的创作原则.大雄等人物形象、“大长篇”系列的主题立意及其表现手法。
这些问题就始终是制作团队在改编创作时首先要处理的难题,这也正是漫画原作精华的体现。
新京报记者梳理2013年—2019年六一当天票房过百万动画及儿童电影与其他类型电影总票房对比,多数动画片遭受好莱坞大片挤压,尤其国产片整体偏弱,动画票房靠哆啦A梦拉动。今年六一档赶上周六,很多动画片与《哥斯拉2》正面相撞,又一次只有哆啦A梦最新篇《大雄的月球探险记》票房坚挺。
近几年六一档,好莱坞大片往往处于上映尾端,给“哆啦A梦”系列和“潜艇总动员”系列创造了较多的票房空间。今年六一恰逢周六,《哆啦A梦:大雄的月球探险记》正面对撞刚上映的《哥斯拉2:怪兽之王》,数据显示,《哥斯拉2:怪兽之王》6月1日当天排片占比达40.6%,《哆啦A梦:大雄的月球探险记》排片占比24.7%,票房成绩6670万,位居第二;第三名是上映9天的《阿拉丁》,虽然排片只有6.4%,但仍收获2939万。此外,国产动画《潜艇总动员:外星宝贝计划》《巧虎大飞船历险记》(引进IP国内制作发行)票房表现整体偏弱,不敌“哥斯拉”“哆啦A梦”“阿拉丁”系列,分别只进账1264万和988万。
《哆啦A梦》撑起动画票房
内地影市“六一档”大概出现在2013年,当时正值周六,单日票房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51亿。不过近6年,六一档上映的动画电影及儿童片在数量上基本维持在4-5部,票房上也没有太大变化,当日票房最低的是2015年,大盘只有1.41亿,主要原因也在于当天是周一工作日。
在票房占比上,六一当天动画电影及儿童片在2013-2014年不敌其他类型影片,票房占比分别为39%和29%。从2015 年《哆啦A梦》系列开始进驻国内六一档开始,这个档期动画电影及儿童片的票房占比才有了优势。2015年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6月1日当天取得票房8996万,占整个大盘的63.8%,该片在国内取得5.3亿票房,成为目前该系列在中国票房最高纪录保持者。另外两部哆啦A梦系列在2017年和2018年六一当天分别取得4592万和8392万票房。
《哆啦A梦:大雄的月球探险记》剧照。
六一档动画电影的票房推动力,主要还是依靠“哆啦A梦”,国产动画整体偏弱,六一档单日票房最高的国产动画是2018年上映的《潜艇总动员:海底两万里》,单日票房为3245万,其他国产动画上千万的很少,大多数在几百万,甚至几十万票房。
今年六一档,《哆啦A梦:大雄的月球探险记》等动画片与好莱坞大片《哥斯拉2:怪兽之王》迎面相撞,只有哆啦A梦系列票房坚挺,收获6670万票房。
档期成为国产烂片集中营
内地影市票房前十的动画电影中,没有一部电影选在六一档上映,拿下15.2亿的票房冠军《疯狂动物城》档期选择在春节过后十分冷清的3月4日;票房亚军《寻梦环游记》是在2017 年贺岁档上映;国产动画票房冠军《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选择的是2015年暑期档,《熊出没·原始时代》则是今年春节档。
《潜艇总动员5:时光宝盒
》
豆瓣评分4.4。
除了“哆啦A梦”这个IP系列之外,六一档基本成了国产动画烂片扎堆的地方。大部分国产动画电影的质量堪忧,豆瓣评分基本维持在三四分左右。并且,有些上映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片子,也会选在这一档期重映。值得关注的是“潜艇总动员”系列,2008年六一档,该动画系列第一部在国内上映,4年之后的六一档,该系列才推出了第二部,之后几乎每年都抢占六一档,今年六一档上映的已经是第7部。前6部电影豆瓣评分平均仅为3.9分。
更离奇的是,2017年该系列断档,片方直接将2015年六一档上映过的《潜艇总动员之时光宝盒》拿出来重映,当天取得356万票房,圈钱意图太过明显。2017年六一档,除了《潜艇总动员之时光宝盒》重映之外,还有另外三部评分不高的国产动画《超能兔战队》《龙骑侠》《摩尔庄园2》选择了重映。
六一过后,动画电影票房跌幅大
长期以来,六一档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只有一天的档期难以在市场上引起太大波澜。往年数据显示,六一当天票房冠军有一半以上是非动画、儿童电影。原本六一档主打“亲子观影”,院线却无法保证在排片上有较大倾斜。保利影城李经理认为,“如果六一儿童节不是假期,不是像今年能赶上个周末,一般家长都不放假,孩子又没有自己的消费能力,这个档期就没啥意义了。”
为了能吸引观众,李经理透露,也会在儿童节当天搞一些儿童特价票等优惠活动,片方也会送一些动画电影衍生品,比如今年六一档上映的《哆啦A 梦:大雄的月球探险记》,现场会发放一些哆啦A梦的贴画之类。
在六一当天的电影排片上,李经理也会对动画电影有一些照顾,增加排片比重,像《哆啦A梦:大雄的月球探险记》《巧虎大飞船历险记》《潜艇总动员:外星宝贝计划》三部动画电影的排片会到50%。“不过,这几部片子也就是卖周末两天就完事了,周一排片就会下降”,李经理透露,这也是大多数动画电影在六一档期过后遇到的尴尬:排片和票房跌幅特别大。《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在六一当日排片比为21.1%,票房为4592万,位居当日票房榜第二位,仅次于《加勒比海盗5》。但是6月2日该片排片就降到了7.1%,票房更是跌到354万。
新京报记者 滕朝 编辑 郭冠华 校对 范锦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