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豌豆荚 7 万款 App,全是万万没想到

使用 Scrapy 爬取豌豆荚全网 70000+ App,并进行探索性分析。若对数据抓取部分不感兴趣,可以直接下拉到数据分析部分。

一、分析背景

之前我们使用了 Scrapy 爬取并分析了酷安网 6000+ App,为什么这篇文章又在讲抓 App 呢?

因为我喜欢折腾 App,哈哈。当然,主要是因为下面这几点:

第一、之前抓取的网页很简单

在抓取酷安网时,我们使用 for 循环,遍历了几百页就完成了所有内容的抓取,非常简单,但现实往往不会这么 easy,有时我们要抓的内容会比较庞大,比如抓取整个网站的数据,为了增强爬虫技能,所以本文选择了「豌豆荚」这个网站。

目标是: 爬取该网站所有分类下的 App 信息并下载 App 图标 ,数量在70,000 左右,比酷安升了一个数量级。

第二、再次练习使用强大的 Scrapy 框架

之前只是初步地使用了 Scrapy 进行抓取,还没有充分领会到 Scrapy 有多么牛逼,所以本文尝试深入使用 Scrapy,增加随机 UserAgent、代理 IP 和图片下载等设置。

第三、对比一下酷安和豌豆荚两个网站

相信很多人都在使用豌豆荚下载 App,我则使用酷安较多,所以也想比较一下这两个网站的 App 特点。

话不多说,下面开始抓取流程。

1. 分析目标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要抓取的豌豆荚网页是什么样的,可以看到该网站上的 App 分成了很多类,包括:「应用播放」、「系统工具」等,一共有 14 个大类别,每个大类下又细分了多个小类,例如,影音播放下包括:「视频」、「直播」等。

点击「视频」进入第二级子类页面,可以看到每款 App 的部分信息,包括:图标、名称、安装数量、体积、评论等。

接着,我们可以再进入第三级页面,也就是每款 App 的详情页,可以看到多了下载数、好评率、评论数这几样参数,抓取思路和第二级页面大同小异,同时为了减小网站压力,所以 App 详情页就不抓取了。

所以,这是一个分类多级页面的抓取问题,依次抓取每一个大类下的全部子类数据。

学会了这种抓取思路,很多网站我们都可以去抓,比如很多人爱爬的「豆瓣电影」也是这样的结构。

2. 分析内容

数据抓取完成后,本文主要是对分类型数据的进行简单的探索性分析,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下载量最多 / 最少的 App 总排名;下载量最多 / 最少的 App 分类 / 子分类排名;App 下载量区间分布;App 名称重名的有多少;和酷安 App 进行对比。

3. 分析工具

PythonScrapyMongoDBPyechartsMatplotlib

二、数据抓取

1. 网站分析

我们刚才已经初步对网站进行了分析,大致思路可以分为两步,首先是提取所有子类的 URL 链接,然后分别抓取每个 URL 下的 App 信息就行了。

可以看到,子类的 URL 是由两个数字构成,前面的数字表示分类编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子分类编号,得到了这两个编号,就可以抓取该分类下的所有 App 信息,那么怎么获取这两个数值代码呢?

回到分类页面,定位查看信息,可以看到分类信息都包裹在每个 li 节点中,子分类 URL 则又在子节点 a 的 href 属性中,大分类一共有 14 个,子分类一共有 88 个

到这儿,思路就很清晰了,我们可以用 CSS 提取出全部子分类的 URL,然后分别抓取所需信息即可。

另外还需注意一点,该网站的 首页信息是静态加载的,从第 2 页开始是采用了 Ajax 动态加载 ,URL 不同,需要分别进行解析提取。

2. Scrapy抓取

我们要爬取两部分内容,一是 APP 的数据信息,包括前面所说的:名称、安装数量、体积、评论等;二是下载每款 App 的图标,分文件夹进行存放。

由于该网站有一定的反爬措施,所以我们需要添加随机 UA 和代理 IP,关于这两个知识点,我此前单独写了两篇文章进行铺垫,传送门:

这里随机 UA 使用 **scrapy-fake-useragent **库,一行代码就能搞定,代理 IP 直接上阿布云付费代理,几块钱搞定简单省事。

下面,就直接上代码了:

(1)items.py

(2)middles.py

中间件主要用于设置代理 IP。

(3).py

该文件用于存储数据到 MongoDB 和下载图标到分类文件夹中。

存储到 MongoDB:

按文件夹下载图标:

(4)settings.py

(5)wandou.py

主程序这里列出关键的部分:

这里,首先定义几个 URL,包括:分类页面、子分类首页、子分类 AJAX 页,也就是第 2 页开始的 URL,然后又定义了一个类 Get_category 专门用于提取全部的子分类 URL,稍后我们将展开该类的代码。

程序从 start_requests 开始运行,解析首页获得响应,调用 get_category 方法,然后使用 Get_category 类中的 parse_category 方法提取出所有 URL,具体代码如下:

这里,除了分类名称 cate_name 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提取出来,分类编码和子分类的子分类的名称和编码,我们使用了 get_category_code 等三个方法进行提取。提取方法使用了 CSS 和正则表达式,比较简单。

最终提取的分类名称和编码结果如下,利用这些编码,我们就可以构造 URL 请求开始提取每个子分类下的 App 信息了。

接着前面的 get_category 继续往下写,提取 App 的信息:

这里,依次提取出全部的分类名称和编码,用于构造请求的 URL。由于首页的 URL 和第 2 页开始的 URL 形式不同,所以使用了 if 语句分别进行构造。接下来,请求该 URL 然后调用 self.parse 方法进行解析,这里使用了 meta 参数用于传递相关参数。

最后,parse 方法用来解析提取最终我们需要的 App 名称、安装量等信息,解析完成一页后,page 进行递增,然后重复调用 parse 方法循环解析,直到解析完全部分类的最后一页。

最终,几个小时后,我们就可以完成全部 App 信息的抓取,我这里得到 73,755 条信息和 72,150 个图标,两个数值不一样是因为有些 App 只有信息没有图标。

图标下载:

下面将对提取的信息,进行的数据分析。

三、数据分析

1. 总体情况

首先来看一下 App 的安装量情况,毕竟 70000 多款 App,自然很感兴趣 哪些 App 使用地最多,哪些又使用地最少

代码实现如下:

看了上图,有两个「没想到 」:

排名第一的居然是一款手机管理软件 对豌豆荚网上的这个第一名感到意外,一是,好奇大家都那么爱手机清理或者怕中毒么?毕竟,我自己的手机都「裸奔」了好些年;二是,第一名居然不是鹅厂的其他产品,比入「微信」或者「QQ」。榜单放眼望去,以为会出现的没有出现,没有想到的却出现了 前十名中,居然出现了书旗小说、印客这些比较少听过的名字,而国民 App 微信、支付宝等,甚至都没有出现在这个榜单中。

带着疑问和好奇,分别找到了「腾讯手机管家」和「微信」两款 App 的主页:

腾讯手机管家下载和安装量:

微信下载和安装量:

这是什么情况?

腾讯管家 3 亿多的下载量等同于安装量,而微信 20 多亿的下载量,只有区区一千多万的安装量,两组数据对比,大致反映了两个问题:

要么是腾讯管家的下载量实际并没有那么多?要么是微信的下载量写少了?

不管是哪个问题,都反映了一个问题:该网站做得不够走心啊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将前十名的安装量和下载量都作了对比,发现很多 App 的安装量都和下载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些 App 的实际下载量并没有那么多 ,而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这份榜单就有很大水分了。

难道,辛辛苦苦爬了那么久,就得到这样的结果?

不死心,接着再看看安装量最少的 App 是什么情况,这里找出了其中最少的 10 款:

扫了一眼,更加没想到了:「QQ 音乐」竟然是倒数第一,竟然只有 3 次安装量!

确定这和刚刚上市、市值千亿的 QQ 音乐是同一款产品?

再次核实了一下:

没有看错,是写着 3人安装!

这是已经不走心到什么程度了? 这个安装量,鹅厂还能「用心做好音乐」?

说实话,到这儿已经不想再往下分析下去了,担心爬扒出更多没想到的东西,不过辛苦爬了这么久,还是再往下看看吧。

看了首尾,我们再看看整体,了解一下全部 App 的安装数量分布,这里去除了有很大水分的前十名 App。

很惊讶地发现,竟然有 多达 67,195 款,占总数的 94% 的 App 的安装量不足 1万!

如果这个网站的所有数据都是真的话,那么上面排名第一的手机管家,它 一款就差不多抵得上这 6 万多款 App 的安装量 了!

对于多数 App 开发者,只能说:**现实很残酷,辛苦开发出来的 App,用户不超过 1万人的可能性高达近 95% **。

代码实现如下:

2. 分类情况

下面,我们来看看各分类下 App 情况,不再看安装量,而看数量,以排出干扰。

可以看到 14 个大分类中,每个分类的 App 数量差距都不大 ,数量最多的「生活休闲」是「摄影图像」的两倍多一点。

接着,我们进一步看看 88 个子分类的 App 数量情况,筛选出数量最多和最少的 10 个子类:

可以发现两点有意思的现象:

「收音机」类别 App 数量最多,达到 1,300 多款 这个很意外,当下收音机完全可以说是个老古董了,居然还有那么人去开发。App 子类数量差距较大 最多的「收音机」是最少的「动态壁纸」近 20 倍,如果我是一个 App 开发者,那我更愿意去尝试开发些小众类的 App,竞争小一点 ,比如:「背单词」、「小儿百科」这些。

看完了总体和分类情况,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么多 App,有没有重名的呢?

惊奇地发现,叫「一键锁屏」的 App 多达 40 款,这个功能 App 很难再想出别的名字了么?现在很多手机都支持触控锁屏了,比一键锁屏操作更加方便。

接下来,我们简单对比下豌豆荚和酷安两个网站的 App 情况。

3. 对比酷安

二者最直观的一个区别是在 App 数量上,豌豆荚拥有绝对的优势,达到了酷安的十倍之多,那么我们自然感兴趣:豌豆荚是否包括了酷安上所有的 App ?

如果是,「你有的我都有,你没有的我也有」,那么酷安就没什么优势了。统计之后,发现豌豆荚 仅包括了 3,018 款,也就是一半左右 ,剩下的另一半则没有包括。

这里面固然存在两个平台上 App 名称不一致的现象,但更有理由相信酷安很多小众的精品 App 是独有的,豌豆荚并没有。

代码实现如下:

接下来,我们看看所包含的 App 当中,在两个平台上的下载量是怎么样的:

可以看到,两个平台上 App 下载数量差距还是很明显。

最后,我面再看看豌豆荚上没有包括哪些APP:

可以看到很多神器都没有包括,比如:RE、绿色守护、一个木函等等。豌豆荚和酷安的对比就到这里,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我可能会说:豌豆荚太牛逼了, App 数量是酷安的十倍,所以我选酷安。

以上,就是利用 Scrapy 爬取分类多级页面的抓取和分析的一次实战。

作者:高级农民工,公众号:第2大脑

本文由 @高级农民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豌豆荚 PC 版关闭,我的搞机时代也结束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三方应用商店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遥远的话题。

最近,豌豆荚、PP 助手纷纷公布要关闭 PC 版的支持,你还记得上一次用 XX 助手下载应用是什么时候吗?

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三方应用商店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遥远的话题。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已经能基本满足需求,安卓阵营有厂商自带的应用商店,iOS 平台的 App Store 更是一个成熟的应用分发平台。对于一些轻而快的需求,小程序、轻应用等新的应用形态填补了空白,用户甚至不需要下载应用也能使用相关服务。

那么,第三方应用商店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下载应用」有多难?

在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时候,下载应用是个很麻烦的过程。一方面手机硬件性能有限,大部分人不会安装太多的应用在设备上。另一方面移动网络速度慢、流量资费还比较贵,直接用手机下载应用是个很低效的行为。加上 Google Play 服务没有进入中国,于是一批第三方应用商店抓住了这个市场空白,用电脑端助手来帮助手机安装应用。

安装和管理应用,这是第三方应用商店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安卓阵营的代表有豌豆荚、安智市场、酷安等,它们很多都在电脑端同步推出了手机助手,提供壁纸、主题、铃声等下载服务。当时的手机存储空间小,连接电脑端助手清理垃圾、管理文件,成为了当年搞机爱好者的日常。

野蛮生长与行业洗牌

移动互联网初期,应用商店绝对是最重要的流量入口之一。手机厂商虽然也会在出厂时自带应用商店,但在那个年代,很多人还是更向往自由化,不管是 root、定制修改,还是下载盗版软件,厂商自带商店的竞争力显然不如第三方。

iOS 平台有 91 助手、爱思助手等工具,帮助用户给 iPhone 越狱,然后修改图标,下载主题、铃声,以及付费软件。给手机备份也是当时手机助手的重要作用之一,后来锤子科技还出过 Mac 端的 HandShaker(原名 SmartFinder ),让用户在 Mac 电脑上管理 Android 手机的内容。

经过群雄割据、行业洗牌,91 助手和安卓市场被百度收购,豌豆荚后来被阿里巴巴收购,这在当时都是轰动一时的互联网大事件。另一边手机厂商的生态意识逐渐觉醒,开始对手机 root 进行限制,同时推出更多官方提供的定制服务,比如主题商店、铃声下载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很多手机也内置了手机管家、云服务,之前需要手机助手完成的工作,现在不用离开手机就能完成。苹果则是用更完善的 App Store 生态、iCloud 等服务,逐渐培养起用户习惯,加上 iPhone 价格迅速走高、苹果在安全策略上的限制,大部分 iPhone 用户已经不会选择给手机越狱。

来自手机厂商、小程序的冲击

第三方应用商店(电脑端手机助手)没落,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受到手机自带应用商店的冲击。安卓厂商洗牌完成,各自的用户群趋于稳定,自带应用商店在分发渠道上能占据更大的话语权。对于用户来说,能用自带商店下载应用,自然没必要去第三方商店找。

二是手机生态的完善。下载速度、存储空间不再成为限制;厂商建立起护城河,提供预装软件、铃声、主题等服务,用户不需要脱离手机生态就能满足大部分需求;随着正版化趋势加强,下载盗版软件、破解版软件等灰色地带的需求,也基本消失。

三是小程序、快应用的冲击。以小程序为首的轻应用形态满足了一些轻而快的需求,用户不需要下载应用就能使用相关服务。手机厂商、超级 App 可以在自己的体系里建立起轻应用生态,第三方应用商店如果不倚靠大的生态(比如 360 手机助手),很难应对这样的冲击。

手机助手的新形态

目前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生存现状,很多还是在吃游戏分成的红利,从各大商店的首页也不难看出这种趋势,但随着 TapTap 等垂直游戏社区的兴起,这部分红利可能也会被分流一部分;酷安朝社区方向转型,聚集了一批开发者和搞机爱好者,一些个人开发者的作品会在这里首发,与其它商店形成差异化;豌豆荚在提供应用下载之外,也提供应用推荐、评奖等内容,寻找新的竞争力。

至于电脑端的手机助手工具,基本被大厂的管家、助手软件,或者手机自带的管理工具替代。它们的精神继承者是电脑端的手机同步管理工具,华为推出的 Huawei Share、联想推出的 Lenovo One,都以投屏控制、隔空传文件为卖点,手机厂商的生态护城河扩展到了电脑桌面端。

Huawei Share

第三方应用商店算是特殊时期下,为了填补市场空白而诞生的产物。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下载应用、管理手机的需求已经不具备竞争力,野蛮生长时期留下的人口红利也许还能维持业务发展,但在手机自带商店、轻应用形态的冲击下,只有寻找到新的竞争点才能顺利走向下一个战局。

本文作者:刘丢丢

微信安卓版 7019 正式版发布

IT之家9月13日消息 此前微信安卓版迎来了 7.0.19 内测版更新。现在部分渠道应用商店已经上线了微信安卓版7.0.19正式版更新。

微信目前上线了指尖搜索,可以在微信聊天对话框中快捷使用搜一搜功能,并且还支持进一步搜索大爆炸分词显示、搜索。

另外,微信此前7.0.19内测版还支持“看一看”分组,可以创建小组,与兴趣相投的人分享最新资讯。“看一看”支持送礼物,可以刷火箭、心、玫瑰、牛、啤酒、香槟等几种。但在7.0.19正式版中还没有发现全量上线。

根据微信开发者官方公布的信息,本次更新包括小程序和小游戏方面的调整。

小程序

调整右上角胶囊布局及层级;

重构折叠屏适配的实现;

优化识别二维码打开小程序的速度;

fix video 若干 bug,需关注 video seek 及进度更新等特性;

需关注使用小窗时,前后台及页面切换逻辑是否正常;

需关注小程序返回逻辑是否正常;

worker 支持 CPU Profile;

优化启动速度,需关注使用音视频编辑组件等功能时的表现;

解决音视频编辑组件播放功能解决音频播放时候的噪音问题。

小游戏

调整右上角胶囊布局及层级;

重构折叠屏适配的实现;

worker 支持 CPU Profile;

优化启动速度,需关注使用音视频编辑组件等功能时的表现;

解决音视频编辑组件播放功能解决音频播放时候的噪音问题。

微信安卓版下载, 点此链接。

IT之家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爱科技,爱这里。

“扫一扫”二维码来关注IT之家,或者微信搜索“IT之家”并关注。

▲移动客户端用户:点击二维码图片并保存到手机,然后使用微信的扫一扫功能,选择相册,找到此二维码即可扫一扫。

标签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