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7个科学的练声方法和13个唱歌技巧,你也可以成为KTV麦霸

这里有多少人是天生的演唱家呢?JJ林俊杰他的先天嗓音特别好,刚出道的时候就被称为“天使吻过的嗓音”,他把自己的嗓音真的是发挥到了极致,唱功是真的强,很多歌都是要逼疯翻唱,比如《不为谁而作的歌》,这首歌有多少人能唱?我觉得应该叫《只为自己而作的歌》更合适啊,顺带提醒一下,这首歌不要轻易尝试,尤其是初学者,难度是特别高的。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是没有这个先天条件的,唱歌的时候觉得自己唱的不好听,然后唱了几次就不敢唱了,尤其是同学聚会啊,或者亲戚在一起吃饭啊,唱歌啊什么的,自己都不敢上去展示一下,那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自己一定要清楚一个概念,有天赋的人是极少数的,很多的歌手都是通过后天的不断练习才获得很大的成功的,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把歌唱好(因为全球确实是有极少数的人患有一些病症,没办法把歌唱好,所以不能说是每一个人),学会下面这几个技巧,没办法达到专业歌手的程度,但是秒杀麦霸还是可以的:

一、每个字,每个元音始终要保持高位置,共鸣焦点始终集中。这样观众才会感到你唱得不费力。关键在于喉头稳定不动,而不是张大嘴去转换不同的元音。喉头位置不变,可以随意唱出亮音或暗一些的声音,声音的共鸣点总是集中在一点上。

二、舌头别凸起,舌头动,声音也会变。舌放平使嘴里的空间更大。

三、声音的位置要放在面罩里,就能有共鸣,不要憋在喉咙里,要放出来。有两点要始终做到:第一,喉结放下;第二,横隔膜肌肉有力,支持住声音的稳定。

四、无论上行还是下行唱,声音的位置不能变,一定要用连音唱,直到最后的音。横隔膜始终有力的支持着,特别要注意与喉咙都不许动。

五、唱歌时胸部始终是扩胸的,嘴要象说话时一样自然。唱弱音、唱强音位置一致,饱满、明亮。当面带微笑唱时,声音位置就高,入了面罩共鸣腔。声音要宽、要圆、要明亮,但不是口腔里做出来的,而是里面打开了喉咙。

六、牙关处要打开,声音才能深,就在大牙处嚼着每一个字,这样可以不张大嘴,用里面打开了咬字,声音圆润,各个元音的位置也容易统一。

七、你要记住做两件事:打开喉咙、保持声音位置。在低声区,别使劲,象说话一样。 唱高音时不要一到高音嘴一张大就没有了位置。

八、嘴不要上下打开太多,别太过分,不要上下的O(竖椭圆嘴形很容易捏紧喉咙!)。主要是里面打开,里面咬字位置高。

九、美声学派要求声音唱得非常连贯,每个元音都要在一条线上,线条很纯,呼吸位置也一致。

十、打开喉咙,声音进入面罩共鸣处,横隔膜有力量,控制住气息的供应。这三者必须联系起来,共同配合好。唱高音时,一方面声音位置往上,达到面罩共鸣焦点,而另一方面,又要有人体往下坐的感觉,感觉到一种力量向下往胸腔,一直到横隔膜处。

​十一、练习气息的连贯性,用“1 2 3 4 5”唱a,e,i,o,u.不到万般无奈不换气; 快速唱 1234 5432 1234 5671 2176 54321这条练习,既能联系高低音的声音统一,又能练气。注意唱时喉咙别紧,到高音处别伸头颈。

(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使用手机百度一下“说话式唱法”进行系统的练习,不要用电脑),让老师帮你做一个专业的发声测试,先找到你的问题帮你调整一下,在为你量身定制学唱计划,科学系统全面的进行学习唱歌

十二、歌唱必须有横隔膜在控制呼吸。无论是任何声部,喉结一定要往下拉。喉结如能往下拉,声音越能往上唱,共鸣焦点越集中。记住,千万别扯着嗓子唱高音。

十三、如果一个人唱歌时,声音位置放得对,气息控制正确,对着蜡烛唱,它不会灭。如果灭了,就说明漏气了。声音不能从嘴里出来,不要太敞。

​接下来告诉大家一个最科学的练声方法,运用科学的练声方法一定会让你事半功倍!

1、运动 :练声之前首先一定是运动,嗓子也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在使用之前需要热身 才会减少损害。在开嗓之前先做一些简单的运动让器官苏醒,比如:跑跳、俯卧撑等。(许多人练声的时候直接从“气泡音”开始,其实是不对的,你可以自己体会一下你的声音在什么时候会比较的运用自如。是不是在充分健身,全身充血之后?)

2、轻度开嗓适应环境 :练声也要遵循由弱到强的顺序,先由最简单的气泡音开始 逐渐适应。

开口闭口气泡音充分按摩嗓子,轻度哼鸣逐渐的打开音域

3、气息训练: 气息是声音运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气息不够用会在新闻播音 台词稿件上面非常吃亏。

快吸慢呼 :3秒吸气 10秒呼气;3秒吸气 20秒呼气;3秒吸气 30秒呼气 3次

慢吸快呼 :10秒吸气 3秒呼气;20秒吸气 3秒呼气;30秒吸气 3秒呼气 3次

狗喘气 30秒 3次

​4、高低音域训练 :音域的宽窄高低会直接影响你个人对于作品的处理形式。比如寓言故事里会有狐狸、大象这种特色鲜明的角色,大象的音色是厚重 低沉的;狐狸的音色则是尖细的,如果你的音域太窄 一定不能完美的演绎这样的稿件的。

螺旋环绕上升 :“啊”、“艺”螺旋环绕上升,到极点后慢慢下沉,重复6到8遍

螺旋环绕下降 :“啊”、“艺”螺旋环绕下降,到极点后慢慢上升,重复6到8遍

5、唇训练 :撮唇、转唇、噘嘴、双唇打响

6、舌训练 :顶腮、转舌、舌打响、刮舌

7、发声训练 :前面的准备活动都是再为发声做铺垫,对于播音表演的艺考生来说 在发生训练中记住两个点:a.用实声 b.声音打出去。

半打哈欠 :打开后口腔

“啊”音 :发“啊”音,要求声音实,有送达度,坚持30秒 3次

膈肌弹发 :注意一定要找准膈肌位置,连续不断发“嘿哈”音30秒 3次

上面就是练声最基本的环节,按照顺序从前往后坚持每天练习30分钟即可,半个月到一个月你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写在最后:

如果说您喜欢这篇文章或者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的话,不要忘记收藏和转发哦 ,分享也是一种美德!有唱歌问题,想要学唱歌,请点击微头条仔细阅读一下。

唱歌有哪些必须掌握的技巧和发声方法?

一、腹式呼吸

这是唱歌最基础的部份,也是一般人所说的(用丹田唱歌)。

一般人呼吸多用胸腔,呼吸时,会看到胸腔的起伏。如果有机会观察婴儿呼吸的样子,会发现,婴儿呼吸多是腹部起伏,这就是(腹式呼吸)。婴儿的哭声很宏亮,为何?因为腹式呼吸能将气压的更沉,我们能因此吸到更广的气,身体也有更盈余的空间去发出共鸣。

要练习腹式呼吸很简单,有两个部份:一是习惯使用腹部来呼吸,二是练习如何将气留在身体里面。这样听起来很笼统,其实有很简单的方法可以依循练习。首先,每次唱歌前,花约3-5分钟时间做呼吸运动;吸气时,控制让气吸到肚子里,并明显看到肚子起伏的动作。之後,尝试将气吸入腹部,闭住气约十秒,再开始慢慢的吐气,并练习花最久的时间将气吐完。练习这个阶段的时候,也可以在最後气剩下一点的状况下,用力把气一口气吐出去,同时练习两种运气方式。

如此一来,久後唱歌自然习惯运用腹式呼吸,且运气也更稳。在练习时,除了身体一定要放松外,可以试着一手压住腹部,也确保丹田用力的程度。

二、运气技巧

运气的技巧其实跟腹式呼吸很有关系,只是帮助我们的身体更灵活运用。

简单的运气技巧练习方式为,用腹式呼吸并将气维持在肚子後,试着以规律并有力的方式,快速地吐出间断的气。每次吐气,都确保丹田使出力道;这些力道是单独的,而非一股脑儿的从头用力到尾。可以试着将一手放在肚子上,若方法正确,会感到肚子随着吐气的规律,一起起伏。

腹式呼吸与运气技巧都熟练後,唱歌会相当稳,即使遇到较长的乐句,也能小心的把它唱好。或者换气时,也能做到完美,所以非常重要。

三、共鸣发声

乐器在乎共鸣,共鸣得好,音色美且声音传得远,人声也不例外。

共鸣需要的是一个空间,而人的身体里面也有许多的(腔位)可以用来共鸣。主要有头腔、鼻腔,和胸腔(当然还有别的,这几个最常用来唱歌)。每个腔位传达出的音色不一样,适合的音域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头腔适合高音,胸腔适合低音,以此类推。

共鸣的练习比较抽象,常常要运用(想像)来练习。试着想像声音要从哪理发出来,并配合调整身体;如果方法正确,手摸腔位的时候,会感到一点的震动力,那就对了。『想像』的方式有几个歌唱老师很喜欢比喻的例子,比如唱高音时,可想像声音像抛铅球一样,从头上用力丢出,这就是头腔共鸣;若想像声音像一湖泉水,又广又富含包容力,这就是胸腔共鸣。

当然,练习共鸣也是有比较具象的作法。练习头腔共鸣时,可高音发出类似Michel Jackson的(凹呜)音;把音拉长,并搭配(想像),效果很好。而练习鼻腔共鸣时,可闭上嘴巴,用『嗯』音做发声练习。不过要注意,这些不像唱歌的发声,还是要注意到唱歌的各项重点,如腹式呼吸,或嘴形的控制(後面有介绍,特别是口腔空间的维持),才有达到效果。

此外,共鸣的练习要做到什麽地步?要做到不管什麽样的音量,声音都可以达到共鸣的状态,才是一个完整的练习。一般来说比较困难的,是高音可以小声的达到共鸣,而低音可以够大声的共鸣,所以练习可以朝这两个方向进行。

四、嘴形

嘴形的链习非常重要,也可以帮我们更正确的达到共鸣状态。

嘴形练习的第一个重点,就是要张得够大!较残酷的方式,是用手指宽做测量。一般歌唱老师会要求,唱(ㄚ)音的时候,起码要能放入三指宽的手指(垂直的高度),我个人还遇过要求四指的,实在有够折腾。不过这个练习会让嘴巴习惯张大,练习时也可以试着手摸耳朵与鬓发间的部份,若嘴形够大,会感觉那边有一个凹洞产生,这样就对了。

再者,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做(A、E、I、O、U)五音的练习,并且在发每个音的时候,都确保口腔的完整。可以想像嘴巴里好像含着一颗无形的糖果唱歌,让口腔维持一定的空间,这样可以让音色更圆融更好听。此外,可以设计简单的音阶来唱这五个音当练习,效果更好。

嘴形若练习得好,唱歌咬字也会进步。虽说唱歌不一定都要咬字清楚,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嘴形可以帮助共鸣,也可以用此来表达歌曲情绪,真的很重要。

五、音准练习

音准的练习重点不在於唱,而在於听。要听正确的音,也要听自己的音。

(听)非常重要,仔细发现自己与正确的音的差异,慢慢就能使音非常准。音最小的差别是一个半音,练习的时候可以自己先规划好一个乐句,然後每次唱的时候,都将其中一个音微调半音去唱,并练习唱出其中的差别。

更进阶的练习为,一样唱C到HighC一组八度的音,并以唱名去唱(即Do、Re、Mi….);然後试着每一次练习,就把唱名的顺序稍微改变,如音还是C到HighC,但唱名的顺序为(Re、Mi、Fa、So、La、Si、Do、Re),以此类推。这样有点产生错觉的练习,可以让我们对音准更为敏感。

六、音域练习

音域的练习是循序渐进的,可同时配合姿势。以高音来说(我是唱高音的,低音比较不了解),在最高音时会稍微蹲一下,增加丹田的力量,练习久了,也会越唱越广。

不过就唱歌而言,高音的歌不一定就是厉害的歌;技巧高的歌唱得完整,也不代表就唱出感动人心的乐章。练习音域的宽广给我们更多的发挥,但了解自己适合的歌曲更为重要。每个人都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音域,唱得舒服,才有更多的空间去表现歌曲。

七、嘴唇的(动点方向)有助於读音吐字

歌词的清晰,宜注意字头、卡腹、字尾的行腔,而其中又以字腹最重要,其字腹乃以各种母音来延长,因此不同的母音有不同的念法,不可含混。中国的语言,以「国语」(北京话)而言,有「八母音」(ㄚ、ㄝ、ㄧ、ㄛ、ㄨ、ㄜ、「 」),为了使母音有念的正确,除了唇齿及舌头的配合之外,嘴唇的动作是最大的关键,因此个人特别提出以嘴唇的「动点方向」来帮助「纯母音」的练习,并绘图说明如下:

1、「ㄚ」: 「动点方向」乃是以嘴角的两侧,微笑上抬,自然露出上齿。

2、「ㄝ」: 「动点方向」乃是以嘴角的两侧横张,感觉气往鼻腔方向送流。

3、「ㄧ」: 「动点方向」同「ㄝ」,亦是横向的。

4、「ㄛ」: 圆唇,动点在上唇及下唇的中央,这二个点同时往前伸张把「ㄛ」张圆念。

5、「ㄨ」: 圆唇,动点和「ㄛ」一样,但嘴型比「ㄛ」小,且有「尖」唇的感觉。

6、「ㄩ」: 口型同「ㄨ」,动点、嘴型皆和「ㄨ」一样方式,但念时嘴唇稍内收。

7、「ㄜ」: 口型同「ㄝ」相近,但动点感觉比「ㄝ」稍微松弛。

8、「」(注3): 口型同「ㄧ」,唱念时在短音上易念,但在长音上最好把前半仍照普通读,到後半句可以把音往「ㄜ」韵的方向渐渐放开一点。(注4)

以上各母音的念法,其动点方向,固然有助於演唱时母音之清晰度,但宜再配合将口张大舌位放正(即所谓「打开喉咙」),藉此将每个母音的发声位置避开喉咙之挤压而达於「面罩」共鸣。

另外,国语中也有「复合韵母」,包括复韵母「ㄞ、ㄟ、ㄠ、ㄡ」及鼻随韵母「ㄢ、ㄣ、ㄤ、ㄥ」和卷舌「ㄦ」韵九个。它们的唱法,在短音字上无所谓,一唱就过去了,但在中长音上就应把字音大略匀分,而让音与音中间渐变(即用介母唱),遇到鼻随韵母先用点半鼻音,在唱出「n」或「ng」。

八、(运气的方向)有助於乐句的演唱

良好的「成声」,如拉弓射箭,乃是以头腔位置的共鸣为主,加上横膈膜下沉为根本,形成「弓箭」般的两端支点,以小腹的收缩(外撑用力)为力点(弓的张力),将气流形成气息柱如箭般的直射出去,通过声带而发声。图示如下:

头腔(共鸣)

1. 上图再补充说明

a. 呼吸肌肉群撑开,.吸气和呼气状态始终保持张力。

b. 气流线感觉沿着腰部、背部、颈部、後脑直达面罩。

c.「成声」的整体过程为:舌头放松平放,微微向口腔外翻成呕吐状或打哈欠状;嘴唇按个母音的动点方向牵引;小腹外撑胸口下含 ,以上动作的同时配合、形成「上抬下张」的感觉引导气流振动声带成声。

d. 随音高、音区之变化,三个主要共鸣腔亦随之配合,将声音扩大而出。

以上是整个「运气」成声的过程。另外具体的运气方向伴随着演唱者的音域及个人器官、肌肉的运作配合亦可帮助乐句的表达,其原则如下:

2. 单音的运气方向

一个音的起唱或乐句第一个的起唱很重要,决定了乐句的成败,其运气方向可分三个音域来说:

★属低音者: 「唱低想高」运气方向往上「↑」而唱,因为唱低音时,小腹及肌肉群不需太用力,所以运气方向感觉往上,属於低音者,约在e'以下。

★属於中音者: 「唱中想宽」运气方向往两旁「?」而唱,因为唱中音时,小腹及肌肉群用中等的力量来支撑即可,所以运气方向感觉往两旁,属於中音者,约在f”~e”、之间 。

★属於高音者: 「唱高想深」运气方向往下「ˉ」而唱,因为唱高音时,小腹及肌肉群须用更多更深的力度,所以运气 方向感觉往下,属於高音者,约在f”以上。

运气的方向,乃如声乐家常言者,所谓「低音想高,高音想深」即是,但是各音区的界限,却是依个别差异而有所不同,如:男(女)高音、男(女)中音、男(女)低音等,其各声区界限是不同的,儿同是唱「男高音」者,亦依个人的「局限」有所不同。上述的运气方向纯是为帮助学声者提供「易唱易学」的方向之一而已,习唱者宜随良师多加揣摩。习惯单音的运气方向之後,这一步探讨双音的进行,其运气的方向如下表:

九、歌唱运气的方向

1. 单音

a. 低音:向上 ↑使用较多的胸腔共鸣。

b. 中音:横向用力 ←→¨使用较多的口腔共鸣。

c. 高音:向下 ↓ 使用较多的头腔共鸣。

d. 断音(staccato):向下 ↓

2. 双音

3. 三音以上

乃综合上述原理配合运用,在使用各种发声练习曲时可在谱上先划上歌唱运气方向的箭头记号帮助发声。

歌唱的发声方法「见仁见智」各有异同,有时候是殊途同归;因此都以虚心之情,做理性判断,分段练习,再综合运用,定能增进演唱技巧,以上不揣陋见,尚祈同好指正。

新手学唱歌技巧和正确发声方法

唱好歌的前提:给自己足够的信心!这是任何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都弥补不了的! 很多人认为嗓子的好坏是天生的,乐感更是天生的,觉得自己的嗓子条件不好,声音不好听等等,这种观点无疑是给歌唱爱好者头像了心理上的阴影,这种观点的危害性首先子啊于它否定了歌唱者的主观能动性,第二是扼杀了歌唱者可能存在的潜在能力,自从卡拉OK兴起以来,革命队伍日益壮大,原先被判为“五音不全”,“缺乏音乐细胞”的人也敢一试歌喉,歌唱爱好者都有一个很关注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的嗓子究竟是好是坏?

朋友们:在这里我可以真诚的告诉大家,不要被表面的“好听”和“难听”的现象所迷惑,嗓子是可以改造的,可以通过方法来改变,只要把自己的嗓音潜能发挥出来,条件就不是绝对的了。

最专业的32种歌唱技巧

1.歌唱的姿势很重要。要站直,要平均站在两腿的支持力量上。头的位置比身体的位置更重要。有人唱高音时把头抬起来,似乎唱上去省些劲,事实并非如此。头抬起来高音紧了。喉咙也会发紧,不松。正确的是:头应稍低,但别太低。 头部有很多共鸣,声音在头部产生共鸣,声音就大。头的动作要与旋律相反,越高头略低,声音好象下到胸腔里去。

2.歌唱时,尽量避免用那些与唱无关的肌肉。控制呼吸用横隔膜时尽量不牵扯到其它肌肉,不要象搬东西那样使劲,那样会将所有的腔体关闭起来,把声音也关紧了。唱的时候不要紧张,自然的唱,肩部要放松,不要有小动作,唱时只用横隔膜。

3.打开喉龙。打开喉咙很简单,当你困时,一面讲话一面打呵欠,这时候喉咙就打开了。打开喉咙比打开嘴巴更重要!这样唱起来的声音比只张嘴不打开喉咙的声音更亮些。所以,嘴要与喉咙一起张开,最好后面张得更大些!如同用一个倒立的漏斗,大口一方在颈部喉咙处,漏斗尖在面罩处。如果声音位置已全部进入面罩,声音就能从最轻逐渐唱到最强。

注解:只张嘴不开喉咙: 前嘴 后嘴

嘴不大,但开喉咙: 前嘴 后嘴(倒立的漏斗)

4.焦点。歌唱时声音好象放电影一样,声音要有共鸣,焦点要集中,集中在面罩。太远、太近都不行。每个人都有自己做好的发声焦点,焦点集中了,声音会越来越大;没有焦点的声音就散了。要求声音大,不能一天就摆出一个架子,开始时共鸣点要小,然后扩展开来,越唱越大。 这种发声方法,声音小,好象灯后面有面镜子,可以使光照得更远。头额、鼻窦等处都是空的共鸣腔,要尽量利用。

5.呼吸。歌唱时,要用躺着睡觉时的呼吸方法。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横隔膜)中,我更倾向于腹式呼吸,这样可以吸得深。且快。但无论哪种呼吸,不可二种同时用!这样是矛盾的,如同一脚踩刹车,一脚踩油门。

6.训练声音。你先找到最好的音以后然后顺着往上、往下去唱,嘴、喉咙位置都不要移动,在唱邻近的音时尽量体会,尽量模仿那个最好的音,这就叫“自我模仿”。每个人都要有“声音的记忆”。要特别注意嗓音、喉部的感觉。歌唱是很抽象的,一定要注意咽喉肌腱等发声器官的技能状态。声音的记忆,不光指音调,而是包括音质、音色、力度。要追求上中下声区的统一。

7.发声的基本东西。首先,喉部肌肉要使喉结稍下来一些,这样在声音的圆润性、音量等方面比往上的好。其次,唱歌时,要保持一个气柱,与自然嗓音相反,在有气柱的基础上,越到高声区声音越宽、越响。 我所说的打开喉咙,就是让喉咙打开,使声音不受压制、不受干很自由的出入,打开鼻腔、进入头腔,自由地振动起到共鸣。要有呼吸支持,得到最大的共鸣效果,而不是说打开喉咙后压、挤,声音发白。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声音就自动的、正确的进入面罩。

8.声带如同橡皮筋,既能拉长也能撑宽。但如果一个人不是正常发挥自己真正的音质,而是故意的撑大中、低声区的声音,这样高音是无法唱上去的。即使唱上去,发出的声音也是大摇大摆的。正确的声音位置是:按高声区声音的宽窄极限与高位置,去定中、低声的声音音量及位置,而不是将中、低声区的声音故意撑大个音的往上练,唱第一个音时,喉结放下,再往上唱第二个音,控制喉结不动,练好了第二个音,再往上练第三个、第四个,逐步增加。

9.打开喉咙、喉结稳定与喉头两侧肌肉用力的关系。喉头两侧颈部肌肉有力,是要求两侧的肌肉帮助喉头打开,而不是将喉咙捏紧。正确的打开喉咙是感到颈部往四周扩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自然的打哈欠的感觉去讲话,去唱歌。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歌唱发声时的嘴形要呈微笑状。撅嘴、拉下巴使口形成竖椭圆形,喉咙容易发紧。

10.如何解决换声点的问题。中、低声区的声音,要与高声区一样宽,就容易过渡。如果下面搞得太宽,撑得太大,到过渡音就难以过去。在低声、中声区开始往上唱时,要先想好高音的声音位置,按这个声音位置唱,就能顺利过去。因为声音的位置始终保持在面罩共鸣里。唱过渡音时,不要使劲用力,要唱得柔和而顺利完成。

11.唱弱音时仍要有面罩共鸣,要求音质与音色与唱强音时一样。唱高音时,声音在面罩里很响、很亮,唱低音时也要有这种效果,但要柔和的多。

12.唱高音时注意,不要张大嘴。用腹式呼吸唱高音时,上腹部应稍往外一些。

13.应该尽量用方法防止有碰喉咙的声音。用微笑去唱,从高音到低音,每个音都有位置、有支持,保持住,嗓子不要用劲。唱高音一下子打上去,下行时尽量按照那个位置连下来,位置不变。

14.不要怕声音小!我知道很多人在唱中声区时都希望撑大嗓门。不要这样,声音要美,位置要高,音质要高。要保持位置不变是很难的,因为横隔膜总偷懒。

15.唱HC,要弱,点小。不要一张嘴唱,气就跑一半,要感觉把脸都蹩青了!歌唱的艺术就是吸气的艺术,就是要吸得多,唱时尽量慢慢放。用很少的气振动声带。这个诀窍就是要点小一点!唱大了就一下蹩死了。

16.唱低音时不要使劲,简单些,象小锤子一样敲出来;唱高音时,象有个小铃铛在里面,尤其是抒情女高音。在哪里哼就在哪里唱。要的是位置,不要用劲。

17.结尾的那个高音你还可以唱得更好,换好气,一下子打上去,点很小然后延长、放大。

18.呼吸时,横隔膜望四周扩张,尤其前方的隔肌十分坚实。要记住,一定要用横隔膜呼吸!

19.每个字,每个元音始终要保持高位置,共鸣焦点始终集中。这样观众才会感到你唱得不费力。关键在于喉头稳定不动,而不是*张大嘴去转换不同的元音。喉头位置不变,可以随意唱出亮音或暗一些的声音,声音的共鸣点总是集中在一点上,就象放电影,焦距对准就清晰,否则形象就模糊。声音也是同样的道理。

20.舌头别凸起,舌头动,声音也会变。舌放平使嘴里的空间更大。

21.声音的位置要放在面罩里,就能有共鸣,不要憋在喉咙里,要放出来。有两点要始终做到:第一,喉结放下;第二,横隔膜肌肉有力,支持住声音的稳定。嘴形成横椭圆形,不是竖椭圆。外面的嘴张太大,里面的嘴就会变小。要用镜子照照,当你想打开喉咙时,是否真正的打开?如真正的打开,要记住这个肌肉动作。

22.无论上行还是下行唱,声音的位置不能变。一定要用连音唱,直到最后的音。横隔膜始终有力的支持着。特别要注意与喉咙都不许动。唱到高音区,先吸足气再唱,并集中全身的精力将音连起来。

23.唱歌时胸部始终是扩胸的,嘴要象说话时一样自然。唱弱音、唱强音位置一致,饱满、明亮。当面带微笑唱时,声音位置就高,入了面罩共鸣腔。声音要宽、要圆、要明亮,但不是口腔里做出来的,而是里面打开了喉咙。但没有呼吸的支持就无法打开喉咙,有呼吸的支持,声音是松弛的。我说的“呼吸支持“,是指肌肉要有弹性,要均匀的控制气息,而不是要横隔膜僵硬无弹性。

24.牙关处要打开,声音才能深!就在大牙处嚼着每一个字,这样可以不张大嘴!用里面打开了咬字,声音圆润,各个元音的位置也容易统一。

25.你要记住做两件事:打开喉咙、保持声音位置。在低声区,别使劲,象说话一样。 唱高音时不要一到高音嘴一张大就没有了位置。不要突然张大嘴,要始终保持住那个状态。声音始终好象飘在上面。

26.嘴不要上下打开太多,别太过分,不要上下的O(竖椭圆嘴形很容易捏紧喉咙!)。主要是里面打开,里面咬字位置高。唱歌的人都有这个过程,慢慢会找到共鸣点的。

27.美声学派要求声音唱得非常连贯,每个元音都要在一条线上,线条很纯,呼吸位置也一致。

28.打开喉咙,声音进入面罩共鸣处,横隔膜有力量,控制住气息的供应。这三者必须联系起来,共同配合好。唱高音时,一方面声音位置往上,达到面罩共鸣焦点,而另一方面,又要有人体往下坐的感觉,感觉到一种力量向下往胸腔,一直到横隔膜处。

29.练习气息的连贯性,用“1 2 3 4 5”唱a,e,i,o,u.不到万般无奈不换气;

快速唱 1234 5432 1234 5671 2176 5432 1这条练习,既能联系高低音的声音统一,又能练气。注意唱时喉咙别紧,到高音处别伸头颈。练慢速音阶是为了找声音位置的统一,一个音一个音的找到正确位置。而快速音阶,则主要是练习横隔膜的肌肉,使它不偷懒,保持有力,既灵活又有弹性,换得快,吸的快,象狗喘。一定要天天坚持练!!

30.歌唱必须有横隔膜在控制呼吸。无论是任何声部,喉结一定要往下拉。喉结如能往下拉,声音越能往上唱,共鸣焦点越集中。记住,千万别扯着嗓子唱高音。

31.如果一个人唱歌时,声音位置放得对,气息控制正确,对着蜡烛唱,它不会灭。如果灭了,就说明漏气了。声音不能从嘴里出来,不要太敞。

32.不要故意去找声音,而是叫声音找你。唱高音时,要有既往上又往下的感觉(贝基用右手从喉部往上动,表示声音高位置达到面罩共鸣处,左手从喉部往下动,表示声音力度要深,既又横隔膜力量的支持,又有胸鸣。

标签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