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第五代小米高端旗舰 小米14来了
2020年2月,小米10系列首次冲击高端市场,梦幻开局,首发一分钟破2亿销售额。
2021年,小米11系列发布,在工艺及设计美学上谋求突破。
2022年,从小米12系列开始,小米提出“从性能领先,到体验优先”,并正式将高端化明确为集团战略,提出全面对标苹果iPhone。
三年的高端探索,小米收获了最重要的三条 :高端无短板、从参数领先到体验优先、软硬件深度融合。
在这样的理念下,去年年底发布的小米13成了米粉口中的“十三香”,也成了小米“从参数领先到体验优先”的代表作,口碑、销量双收。
今天要为大家评测的小米14,已经是小米高端探索之路的第五代产品。必须要说的是,它是这五代产品中,最有看点的一代!
首先,小米14是第一款搭载小米自研全新操作系统澎湃OS的手机,意义非凡。
从这一刻起,小米澎湃OS将逐步接替MIUI。
简单而言,MIUI只是基于手机,在生态互联上依然有着不小的门槛。
但有了小米澎湃OS加持后,就彻底打破了硬件之间设备的隔阂,让自家所有生态可以实现统一连接协议、实时通信,让每个设备可以像一张巨大的网一样连接一起,最终构建“人车家全生态”的智能世界,这也正是小米未来的愿景。
其次,小米14还是第一款全系标配移动影像领域迄今为止最完美徕卡Summilux镜头的手机,使用了徕卡光学LEICA VARIO-SUMMILUX1:1.6-2.2/14-75 ASPH.,让移动设备从此真正具备了全时态、全场景下的超强瞬间精准捕捉能力。
全新专业高动态影像传感器“光影猎人900”、新一代光学系统方案,以及小米与徕卡过去三年磨合的所有摄影经验,都将在这款手机上集中体现。
小米14同时也首发了骁龙8 Gen3,整机CPU峰值性能提升30%,功耗下降34%,GPU峰值性能下降35%,同功耗下降高达38%,出色的能效比,让其在性能上超越iPhone 15的A17 Pro。
另外,作为业界唯二还在做大、小屏旗舰的手机厂商(另一家是苹果),小米这一次为小米14打造了”业界最窄四边“和四款全新配色,其中一款包括科技纳米皮专享的雪山粉。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米14的实际表现。
二、外观:全新雪山粉配色 四窄边直屏观感手感皆出色
小米14使用的是6.36英寸的四窄边直屏,屏幕材质使用的是与华星联合研发的C8发光材料,分辨率为2670×1200,PPI 460,支持1-120Hz LTPO无极可变刷新率,支持全程DC调光,表面覆盖了一层康宁Gorilla Glass Victus 2玻璃。
尺寸为152.8×71.5×8.29mm,科技纳米皮版重约188g,普通版则为193g。
小米14采用了先进的FIAA屏幕走线技术,将面板Fanout 走线集成在显示区内部,从而创造极窄的下边框,有效提高了屏占比,也让四边框看起来等宽。
四窄边直屏,配合立体声双扬声器,可在观看电影、玩游戏时,带来更沉浸的视听感受。
我们收到的小米14为雪山粉配色,这个配色的特别之处在于采用了小米13 Ultra同款的第二代科技纳米皮材料,拥有远超传统皮革的耐久性和抗黄变能力还支持国家一级抗菌标准,更是带来了柔软细腻的触感。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14全系列都支持IP68防尘防水,包括这款标准版。
虽然采用了直边设计,但边缘做了过度处理,握持手感相当出色。
后摄设计语言与上一代略有变化,后摄采用了等距布局,白色部分为闪光灯,相机Deco边缘使用了巴黎饰钉纹理设计,与科技纳米皮的机身浑然一体。
小米14搭载了LEICA VARIO-SUMMILUX 1:1.6-2.2/14-75 ASPH徕卡影像光学系统,由主摄+超广角+长焦组成,三颗镜头均可实现最大5000万像素。
小米14的音量键、电源键都集中在右侧。
底部分别是降噪麦克风、SIM卡槽、USB-C开孔。
小米14还使用了4麦克风阵列,分别在顶部、底部、背部,可以极大提升视频拍摄时的收声质量。
包装内附带有说明书、手机壳、卡针、充电线和充电器。
充电器最大输出功率为90W,可为小米14进行快充。
三、影像:徕卡光学系统+光影猎人900传感器 带来更优秀拍摄能力
小米14搭载了LEICA VARIO-SUMMILUX 1:1.6-2.2/14-75 ASPH徕卡影像光学系统,由主摄+超广角+长焦组成,三颗镜头均可实现最大5000万像素。
主摄采用的小米专门打造的全新的“光影猎人900”传感器,拥有1/1.31英寸的感光单元、23mm焦距、f/1.6光圈,比起iPhone 15 Pro进光量大了20%,支持四像素合一,可实现1.2/2.4μm融合大像素。
这款主摄还具备了13.57EV的动态范围,比一英寸的IMX989还要高了8倍,再配以14bit的色深,让手机也能拥有媲美相机的光影细节和高动态范围。
长焦镜头则是75mm等效焦距、f/2.0光圈,在拍照、视频模式下有效像素为3200万,人像模式下最大可输出5000万像素,并且支持10cm超级特写。
超广角镜头则是14mm等效焦距、f/2.2光圈。
——主摄
光影猎人900传感器带来的图像效果足够让人惊叹,虽然规格只有1/1.31英寸,但整体表现也不逊色。
配合f/1.6大光圈的加持,小米14可以在不同的光线场景,也能轻松出片。
整体样张较为干净,带来优秀质感的同时,可以让你更容易捕捉到丰富的解析力和光影细节。
——长焦
75mm的长焦镜头也是拍摄风光的优秀焦段,通过该镜头,可以带来独特的视角,保证取景范围的情况下带来一定的压缩感,突出拍摄物体,带来更强的临场感, 这也是是拍风光和扫街的必备焦段。
面对光线复杂的环境,加上徕卡光学的调教,出片率还是相当高的,配合后期调色,玩法更是丰富了不少。
并且,浮动长焦因为理论上可以实现10cm到无穷远的超大的对焦范围,,让其也具备了拍摄超级特写的能力。
只需10cm,就能拍出优秀的微距样张,成像效果自然是不用怀疑,虚化效果非常自然,主体边缘没有误伤的情况,堪比单反。
——超广角
如果想要拍摄宏伟的建筑、或者集体合照,超广角也可以满足你。
从以上样张可以看出,无论是宽容度还是成像效果,即便比起上代的一英寸的CMOS也不落下风,动态范围、色彩表现、对比度、解析力都非常出色,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能轻松驾驭,随手一拍样张都令人惊叹。
除了徕卡光学调教和光影猎人900传感器加持外,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小米14用上了多层ALD超低反纳米镀膜、镜头边缘涂抹、以及IRCF旋涂工艺滤光片,从而在光学上减轻了鬼影和眩光问题,要知道最新款的iPhone 15 Pro系列,也仅仅只是解决了一部分。
四、性能和游戏:第三代骁龙8性能提升明显 原生2K渲染带来更清晰游戏画面
小米在核心硬件上,首发采用了第三代骁龙8,升级到N4P制程工艺,全面用上64bit指令集,GPU的核心规格增加了20%,并且还支持硬件光追和Mesh Shading。
第三代骁龙8的处理器部分采用了“1+3+2+2”的四丛八核心架构设计,也就是由1个3.3GHz的Cortex-X4核心、3个3.15GHz的Cortex-A720核心、2个2.96Hz的Cortex-A720核心、2个2.27GHz的Cortex-A520核心组成。
GPU则是新一代Adreno 750 GPU,核心规模较上代增加了20%,理论峰值性能提升了35%,功耗降低了43%,并且还支持硬件光追和Mesh Shading。
从理论上来说,小米14的图形表现,超越A17 Pro处理器不成问题。
在散热规格上,小米14搭载了小米环形冷泵,采用了独特的多层控水单向接口、汽液分离,这样的次时代的散热能力可以为芯片和CMOS进行散热,可以保证游戏性能稳定释放,在录制4K 60FPS视频也不会因为过热出现降画质的问题了。
在存储上,它还支持Ultra Space、FBO焕新存储等特性,避免手机长期使用后性能下降,让手机随时都能保持流畅的操作体验。
我们就来看看,小米14的理论性能,和实际游戏上的表现。
——性能测试
用安兔兔跑分,居然跑出了208万的高分,这要比第二代骁龙8机型强了至少25%。
CPU单向测试的GeekBench 6,则跑出了单核2189、多核7155的成绩,比上代分别提升了48.5%、37.2%。
GPU单向测试的GFXBench,最值得注意的事1080P霸王龙离屏,给出了505 FPS的成绩,这样的结果比iPhone 15 Pro的453.8 FPS成绩,高了足足12%!
由于第三代骁龙8取消了32位指令集,AndroBench已无法安装,我们更换了工具,使用RaptorMark为UFS 4.0进行测试,得出顺序读写都超过4GB/s的成绩、4K随机续写分别为1.5GB/s、447MB/s。
当然,跑分只是性能的最低保障,那么实际表现如何,我们接下来上手游戏看看。
——游戏测试
游戏我们使用的是《原神》,来查看小米14的游戏的帧数、功耗等表现。
在硬件杀手《原神》中,我们将画质改成极高,在此基础上将帧率改为60帧。
在游戏期间,我们会在枫丹的主城中,使用夜兰、早柚角色的技能快速移动,随机进行跑图测试。
测试10分钟后,游戏曲线非常平稳,整个过程都没有出现掉帧、降帧等问题,期间GPU占用仅有70.3%,压力并不算大。
平均帧率在59.5 FPS,已经属于满帧水平。
期间游戏平均功耗为4.7W,帧能耗78.7mW,还是非常出色的。
10分钟的游戏时长,小米14后背的芯片区域最高温度达到了44.2℃,底部的握持区域为39.7℃。
但得益于小米环形冷泵+科技纳米皮机身,手感上只是稍显温热,对游戏体验影响并不算大,并没有达到无法握持的地步。
得益于第三代骁龙8的超强GPU性能提升,小米14还带来了原生2K渲染,能为《原神》等游戏解锁更高渲染分辨率,不需要AI超分,就可以实现原生点对点渲染。
开启方法入口在在手机管家中->游戏加速->《原神》->底部的模式进入GPU设置->切换为高性能模式。
左图为高质量模式,右图为标准模式。
可以看出,开启高质量模式后,因为使用的是游戏引擎中的原始高清素材,不止物体边缘,整体画面观感也更清晰了。
并且,这样做的好处要比AI超分方案更为优秀,不会存在传统AI超分算法中常见的锐化、闪烁、抖动等画质重建算法痕迹。
下面我们就在高质量模式下,再测试一次《原神》的游戏表现。
在相同画质下,不过因为开启了高质量模式,画面的帧率限制优先级比游戏设置还要高,帧率被锁至30帧。
测试10分钟后,平均帧率为29.7;期间GPU占用相差不大,为68.3%。
虽然是点对点渲染,但由于游戏帧数只有30帧,游戏平均功耗更低了,仅有3.5W,帧能耗118mW,能效比更为出色了。
10分钟后,小米14后背的芯片区域最高温度达到了39.8℃,底部的握持区域为28.4℃,手感上还是非常凉爽的。
如果你想要开启60帧,也可以在这个界面的高级设置中,将所有的选项拉满。
不过这可能会导致GPU压力增高,会出现明显的发热现象,玩家可根据需开启即可。
五、充电和续航:90W只需35分钟满血 可提供近8小时总续航
——充电测试
小米13内置了4610mAh高密度电池,在充电上支持90W小米澎湃有线秒充、50W小米澎湃无线秒充。
内置芯片则搭载了小米14澎湃P2快充芯片、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组成了双芯电力系统,两者结合起来,让小米13 Ultra有了实时监测电池健康状态的能力,通过优化放电和充电策略,维护电池的健康状况。
并且澎湃G1还可以学习用户使用模式,来动态调整预测值,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使用时长预估。
我们测试小米14的充电速度,实测10分钟就充至约50%,20分钟充至约80%。
从5%充至满血,总共用时35分钟。
——续航测试
对于续航情况,我们使用专业续航测试工具——由快科技出品的电池狗狗进行测试。
在测试项目上,我们选择极限电量续航测试,勾选了包括CPU高压、CPU多线程、AI识别、图片浏览、视频播放、网页浏览的所有测试项目,模拟用户使用场景,最大程度还原真实负载,无限接近真实耗电情况。
我们设置手动50%亮度,刷新率为默认智能刷新。
从100%电量开始测至20%,硬件狗狗给出了8小时50分的续航结果。
也就是说小米14,总续航时长约在10小时左右,按照一般用户的使用情况,完全满足一整天的间歇性使用时长。
六、总结:冲击高端之路只是起步 小米14彰显对未来探索之路
在三年前,在要不要做高端手机这件事上,小米曾遭遇史上最激烈的争议:1、做高端太难了,能不能不做?2、用小米品牌能做成高端吗?
这两个问题,在当时不仅外界怀疑,小米公司内部同样意见相左。
最终在雷军的说服下,小米内部达成了共识——高端是小米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战!不能有任何动摇,必须死磕到底。无论多难,一定要坚持使用小米品牌做高端。
冲击高端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从小米10Ultra开始探索,到小米12系列携手徕卡光学、一英寸CMOS,小米以此为契机再乘胜追击,推出的口碑爆炸的“十三香”小米13系列,使得小米多年的付出,也终于尝到了“胜利果实”。
这其实只是小米高端之路的起步而已,我们也能从这款小米14身上,看出不少“端倪”:为了万物互联而自研的小米澎湃OS、打造专注影像的光影猎人家族全新品牌、为了跨生态同色显示而与华星联合研发的C8发光材料、与清华联合研发的自然触感引擎等等,这些都不无一彰显出了小米对未来的探索。
在小米14的影像体验中,正是得益于徕卡光学调教和光影猎人900传感器加持,表现并不比上一代逊色,让手机也能拥有媲美相机的光影细节和高动态范围,随手一拍就为你带来质感十足的照片。
第三代骁龙8 的综合实力进步显著,在《原神》平均帧率轻松就来到了59.5 FPS,功耗也不过4.7W,能效比的提升着实优秀,也确实超越了A17 Pro。
GPU的提升,让小米14实现原生2K渲染也不在话下,不需要AI超分就可以实现原生点对点画面渲染,从而突破原生720P的限制,让手机也能体验到PC相同的画质体验。
再配以小米环形冷泵,让影像能力的稳定性也得以提升,即便长时间录制4K 60FPS视频,不会因为过热出现降画质的问题。
要知道以往长时间录制视频不降画质的,唯有苹果一家。这样一来,让用户在设备上选择更加自由,再也不怕被苹果的生态裹挟了。
这些也正是小米这几年冲击高端,所积累的技术储备和经验,使得小米对高端机型的调教越发成熟,如今才让小米14标准版,也能以小巧的身材,使得大众也能享受到与Pro级相同的体验。
在经历过冲击高端的“阵痛”之后,如今又在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更是决定了小米下一个10年的生存和发展,拥有了更大的空间,未来可期。
在今年的米粉节上,小米悄悄地更新了旗下的平板电脑——小米平板 3 正式上市,没有发布会、没有大规模的宣传,它就这么来了。那么作为常规更新的小米平板 3,在如今的平板市场中能有一席之地吗?
外观设计
小米平板 3 的外包装继承了小米家的传统,简单的白色配上点缀的小米 logo,同时正面的右上角特意增加了存储版本的标签,4GB+64GB 让消费者可以更直观看到相关的配置。
配件方面没有特别,依旧是老三样:说明书、数据线和充电器,充电器的输出功率为 5V/2A,这一点大家就不要怪小米不良心,要知道小米平板 3 只支持 5V/2A 的“快充”,就算给你更高功率的充电器也没有用武之地。
而本体的小米平板 3,说句老实话:将它和小米平板 2 放在一起就是孪生兄弟,可能模具都没有改过。三维尺寸完全一致,正面的区别就只有很隐蔽的传感器开孔稍有区别,以及取消了正面小米的 logo,所以看上去更加一体化。
要是以背面作为区分的话,相信没有谁能认出来:按键布局、接口、扬声器开孔等完全一致。好在小米平板 3 目前只有香槟金一种颜色,所以如果看到是粉色或者银色的话,那么那台肯定就是小米平板 2 了。
屏幕素质
小米平板 3 配备了 7.9 英寸 2048x1536 的视网膜屏幕,听起来似乎还不错,不过要知道它的前两代产品也同样是这个参数,所以小米平板 3 也就是在例如全贴合方面、阳光屏这些功能进行了加强。软件测试中测得小米平板 3 屏幕默认色温为 7185K 左右,覆盖 96.1% 的 sRGB 色域。
在色准测试上测得小米平板 3 的平均 DeltaE 为 3.4,最大 DeltaE 为 6.7;手动最高亮度为 430 尼特左右,最低不超过 1 尼特,对比度为 1745:1;就数值来说小米平板 3 的这块屏幕算是中规中矩,实际观感尚可,这样的屏幕素质可谓在预料之中。
性能系统
小米平板在选择 SoC 这方面比较摇摆,第一代产品使用的是 ARM 平台的英伟达 Tegra K1,而在上代产品中换用了 X86 架构的英特尔凌动 X5-Z8500,还推出搭载 Windows 系统的版本,这一次又折腾回 ARM 平台的联发科 MT8176,可以说小米平板的处理器是一代一个样。回到这次评测的小米平板 3,联发科 MT8176 的名气不大,但它可是全球首款使用 A72 核心的平板处理器 MT8173 的升级版——采用 2xA72+4xA53 的六核设计,GPU 则是 PowerVR GX6250,性能上还是有所保证的。
在测试中可以看到 MT8176 无论是在 GeekBench 3 还是 GeekBench 4 上单核成绩都是第一,因为核心数较少所以在多核成绩上没有优势,也就是 MT8176 的水平与联发科旗舰“X25”或者中高端的骁龙 653 相近,对比更高端的骁龙 821 或者是 Exynos 8890 还有距离,更不用说是新的骁龙 835。
虽然 CPU 性能不弱,但 PowerVR GX6250 与现在的主流 SoC 相比还是稍差一筹的,可以看到在 GFXBench 和 3D Mark 中 MT8176 的成绩都是垫底的一位。即使在绝对性能上并没有拉开很大的差距,可小米平板 3 毕竟和手机还是有区别的,例如那块 7.9 英寸 2048x1536 的视网膜屏幕本身对于 GPU 的要求就要高一些。回过头一想,MT8176 毕竟是 2016 年初的产品,对于这样的表现当然是原谅它了。
更尴尬的事实在于 CPU 的单核和多核成绩在提升,然而小米平板的 GPU 性能是一代比一代弱。二代的小米平板 2 由于更换了 X86 的架构导致性能有所下降的话还算情有可原,可同样是 ARM 架构,第三代产品比起初代还要弱上不少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小米平板 3 搭载基于 Android 7.0 的 MIUI 8.2,可以说是首款出厂 Android 7.0 的小米设备。整体的使用上和其它小米机器的 MIUI 没什么区别,只在界面上稍微更改了布局适配更大的屏幕,这些变动对于小米平板的用户来说都很熟悉。在主屏左侧的魔术插件也和此前一样能直接操作播放器和计算器,不过这些特性都是小米平板一代产品中就已经出现的,直到现在小米平板 3 了也没有什么改进。
可用内存方面开机后剩余 2.9G,系统占用在 1G 左右,在开启常用的应用游戏后一般都能保证剩余 1G 左右的内存,实际运行时也没有出现过卡顿的现象,除了面对大型游戏时有些力不从心外。内置应用中小米商城 HD 虽然挂着 HD 的名号,但是无论是从欢迎图还是整体的 UI 设计上都感觉只是普通的放大版,并没有为平板做出什么优化,体验上并不差,只是用户或许会有一点心理落差。
相机表现
小米平板 3 后置 1300 万摄像头,功能性上没什么特别,与小米手机的几乎一致,当然少了闪光灯是个比较大的区别。拍摄时成像和对焦速度都比较迅速,不过对于平板的拍照基本上是能用就行,所以小米平板 3 自然也不会针对这方面做出什么优化。从样张来看白平衡、细节方面都还不错,对于一款平板来说这样的表现已然满足。
样张如下:
续航发热
在我们(微信公众号:爱搞机)的续航测试中,小米平板 3 在三个半小时的测试后剩余 71% 的电量,相比起小米平板 2 有所进步,与 iPad mini 3 的的表现接近,每一个测试项目对比小米平板 2 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样的续航表现小米平板 3 绝对拿得出手。在运行大型游戏后,最高温度接近 45 摄氏度,由于金属机身导热比较明显,所以用久了会有一些烫手,不过日常使用浏览网页或者看个视频并不会出现这样的温度。
尾巴
小米平板 3 整体看上去更像是小米平板 2 换了个 SoC 的产品,或许称作小米平板 2s 更合适一些,只是面对其竞争对手 iPad 或者 Windows 平板,小米平板 3 系统上没有独到之处,app 方面不如 iOS 的生态,也比不上兼容 X86 的 Windows 平板。在如今智能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的情况下,Android 平板不可避免会受到冲击,找到自己的定位,瞄准目标人群是当前小米平板 3 最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前言
母亲大人的诺基亚7230已使用了5个年头,开始出现各种毛病,如突然没信号、打电话没声音等,要我给她重新买个手机。本来她只想要个非智能机,一是觉得玩不来智能机,二是眼睛不好,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视看久了都会眼睛痛。于是在网上找了N个非智能机给她看,结果都不满意,觉得太老气了,还没7230好看。于是趁机劝说她换个智能机,并且讲了智能机的种种好处,最终同意买个便宜的,于是决定买个红米3。
二、购买
小米的东西大家都知道,新出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都要抢的,红米3也不例外。于是开始在官网抢购。结果不出我所料,抢了2次都没抢到。看论坛里面说小米之家有货,周末打电话确认确定有货,于是直奔小米之家,终于在排了半天队以后,拿到了手机。
三、开箱
拿回家第一时间开箱
包装延续小米一贯的风格:简洁,结实,最外面的塑料膜用手还扯不开,最后还是用刀割开的。
背面是参数:支持全网通,双卡双待,2G RAM,16G ROM,4100毫安电池,5寸720P屏幕。
终于见到真面目了,我买的颜色是时尚金。
开箱全家福:手机、数据线、充电头、说明书、保修卡,以及取卡针。
手机正面照,安卓标准的三按键,这里想说一下返回键的位置。安卓手机刚出来的时候,返回键都是在左边的,后来小米、三星等厂家改到了右边,主要是为了方便右手操作。但是对于我这种习惯左手操作手机的人就感觉很别扭,单手拿手机的时候很难按到返回键。目前也有几种解决方案,一是虚拟按键,按键可以自定义位置,怎么排都可以,虚拟按键在国外很流行,国内用户觉得要占用屏幕空间,不是很喜欢。二是nubia采用的两侧图标都是圆点,看起来都一样,可以自定义哪边是返回键,哪边是菜单键。三是魅族的解决方案,比如我现在用的MX5,只有一个HOME键,按下去就是回到桌面,触摸就是返回键,个人觉得这个解决方案也不错。
手机右侧是电源键及音量键。
左侧是SIM卡及SD卡槽,可以同时放两张手机卡,也可以放一张手机卡加一张SD卡。不过如果其中有一张电信卡,则只能用电信卡上网,也就是所谓的全网通1.0。同时放两张卡的话,一个卡槽放nano-sim卡,另一个放micro-sim卡。
顶部和底部是耳机插口和micro-usb接口。
背部特写,网格状的设计就见人见智了。
四、初步体验
红米3预装的MIUI7.1,延续了MIUI一贯的人性化,在国内众多安卓UI里面算是做得比较好的,以前使用NEXUS S 和 NEXUS 4 都刷的MIUI,也算MIUI老用户了。感觉MIUI的功能就是大而全,流畅度不是很好,内存占用比较大,红米3的2G内存很容易就占完了。
系统桌面比较轻爽、干净、流畅,屏幕虽然只是720P,但是很清晰,没有像素感。
自带护眼模式,开启后屏幕变黄,也就是软件滤蓝光,适合用来看书。
系统版本安卓5.1.1,MIUI7.1,实际可用空间将近10个G。
再说一下电池的使用情况,4000毫安比较经用,头一天晚上睡觉前充满的电,第二天中度使用,不玩游戏,到晚上还有40%的电,比我在用的魅族MX5经用多了。
五、特色功能
1、极简模式
在设置里面可以打开极简模式,打开后会要求重启手机。
重启完成后的界面。字体和图标都变得很大,非常适合老年人。
极简模式里面的设置,可以开启语音播报、拨号提示音、来电读名字和通知栏,也是为老年人设计。(有种浓浓的山寨机感觉)
接上图桌面模式点进来的设置,可以对极简模式的桌面自定义。
总结:极简模式也就是老年机模式,适合眼睛不好的老年人,这也是我买红米3的原因之一。
2、红外线遥控
红米3自带红外线发射功能,可以对各种家用设备进行遥控。
按照说明一步一步操作,即可完成设置。
一共添加了三个设备,分别是三星电视机,海美迪电视盒子,以及电信的ITV,测试均能正常操作。同时下方还有个WIFI 遥控器,在连接WIFI的情况下可直接操作海美迪电视盒子,无需设置。
总结:可以把家里所有遥控设备集中起来操控,但试用之后感觉没有想象中好,一是屏幕上按的手感比不上实际遥控器,二是手机屏幕一会儿就自动黑屏了,要操控还要先点亮屏幕,没有实体遥控器拿过来就按的感觉好。所以个人觉得只能作为补充,在找不到遥控器或者不好拿的时候临时用一下。
六、总结
红米3做工不错,屏幕清晰,电量足,极简模式适合老年人,有遥控功能,价格便宜。适合对手机要求不高,或者价格敏感的用户。希望能再优化一下,去掉一些不常用的功能,提高点流畅度,减少内存占用,那就完美了。
发表评论